【问答题】

背景材料:某人防工程,建筑面积 25000m2,地下一层,层高 4m,基坑深为自然地面以下 6.5m。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场区内方格控制网坐标进行该建筑物的定位测设。

事件二:工程楼板组织分段施工,某一段各工作的逻辑关系见下表:

事件三: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架)体系,编制了模板(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过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仅安排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

事件四: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 6 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 10 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工程清理、恢复费用 18 万;

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 29 万;

人员伤亡善后费用 62 万;

工期顺延 6 天。

【问题 1】事件一中,建筑物细部点定位测设有哪几种方法?本工程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

【问题 2】根据事件二表中给出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并计算该网络计划图的工期。

【问题 3】事件三中,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问题 4】事件四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相关 试题

微信扫一扫,使用拍照搜题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免费拍照搜题

热门试题
微信扫一扫,使用拍照搜题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免费拍照搜题